各设区市(含定州市、辛集市)林业局,厅直属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国林业科技创新大会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加强我省林业科技创新工作,省林业厅就加快林业科技创新、推进林业改革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林业科技发展现状与需求
“十二五”以来,我省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林业发展科技支撑力度进一步增强。科技攻关成效显著,实施了困难立地生态恢复、林果选育等一批林业重点科研项目,取得科技成果95项,获河北省科技奖励成果33项;科技平台建设进展顺利,小五台山、丰宁等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正式运行;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强,实施国家和省推广示范项目80多项,建立不同层次的科技示范园(区、点)800多个,面积近30万亩;科技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开展了“林业科技下基层活动年”、“林业科技惠民行动”等科技服务活动,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培训林业基层技术人员和林果农300多万人次。林业标准化工作成效明显,新建国家级林业标准化示范区7个,林业建设标准化率达到了85%以上。林业科研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进一步完善,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
虽然林业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省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还不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一是一些地方林业部门领导对科技创新推动作用认识不足,对科技创新工作抓得不紧,力度不够;二是长期固定的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制尚需健全;三是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落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储备不够,科技进步贡献率总体水平较低;四是科技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缺乏优秀拔尖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这些问题已成为阻碍林业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当前,国家和我省先后作出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大势所趋,是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迫。我省林业建设已进入攻坚克难和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加强林业科技创新是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加快构建京津冀生态支撑区的迫切要求,是促进林果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提升森林资源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开展林业精准扶贫、实现兴林富民的重要手段。推进全省林业改革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
二、林业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林业科技创新大会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以支撑生态建设、引领产业升级、服务社会民生为重点,提升林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为我省林业改革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引领和支撑现代林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服务保障三大体系。完成国家级和省级12个生态定位研究观测站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生态监测网络系统。依托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整合组建生态恢复、林果育种等技术创新团队10个。制修订国家林业行业标准和省级地方标准20项,建立省级以上林果标准化示范区15个,进一步推进林业标准化建设。突破一批制约林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实施一批林果科技推广示范重大项目,培训林业科技人员和林果农100万人次以上。全省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5%。
三、主要任务
根据我省林业科技发展需求和目标,“十三五”期间我省将重点实施六大林业科技行动。
(一)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行动。完善和提升河北省林木良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和省生态站建设,为自主创新和基础研究提供高水平综合实验平台。在生态防护林、经济林、花卉等领域,建立3-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3处长期林业科研基地。
进一步加大产学研合作平台创建,构建以涉林高校和科研机构为骨干、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在种苗、林果产业等领域分别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搭建产业技术创新与服务平台,围绕企业、区域科技创新需求,开展联合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项目实施、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一体化。
(二)生态建设与生态脆弱区生态恢复科技行动。紧紧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提升资源总量和质量,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开展生态林业建设、资源配置模式、生态恢复技术等新技术体系研究。重点包括燕山--太行山水源涵养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沿海滩涂、湖泊及其他湿地生态系统演替规律与生态恢复研究;坝上高原生态修复研究,冀中平原生态修复与多功能林业功能区研究;以京津保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生态环境研究;盐碱地、矿山、重金属污染区等不同困难立地或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技术进行研究;天然次生林经营改造技术研究;环京津地区生态经济林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和林果有害生物防控等领域技术创新取得新突破。
(三)林果良种培育与应用科技行动。以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为重点,加快新品种培育和省林果种质资源保存库建设。重点收集挖掘我省特有的乡土树种、濒危资源,建立不同类型的汇集区和示范园。加大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包括油松、落叶松等针叶树高世代种子园建设和优良无性系选择研究,针叶树造林新技术与抚育经营技术研究;主要阔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性状评价,抗逆、速生、优质阔叶树新品种、新无性系选育与快繁技术及产业化研究,新品种造林与经营管理技术研究;主要干鲜果品等经济林新品种选育与经营管理技术研究,推进树种品种更新换代,为林果农增收致富提供新动力。
(四)林果产业科技创新行动。围绕民生林业科技发展需求,以改善民生、科技富民为目标,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研发。重点在商品林领域重点开展现有主栽品种超高产栽培技术、定向培育技术、林木深加工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在经济林领域重点开展主要经济林品种丰产栽培、品质提升技术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推广,构建现代林果产业技术体系;开展高档园林花卉规模化开发技术研究;研发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和林药、林草等系列实用集成技术;在森林旅游与休闲康养、乡村森林景观建设、城郊林果休闲观光经济等领域开展研究。
(五)林业标准化和质量监督科技行动。加快林业标准制修订步伐,进一步建立健全以省级林果地方标准为主,市级地方标准和林果企业标准为补充,涵盖林果生产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大力开展林果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加快林果标准推广和应用,建设林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区)15个,推广示范主要林果地方标准100万公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高林果标准化生产普及率。
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林果质量技术监督检验体系,建成和完善以省林果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为龙头,市级检测机构为骨干,县级专业站、果品速测点为基础的省、市、县三级林果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管理体系。
(六)成果示范与推广科技行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科技创新的扶持政策,鼓励科技特派员和科技人员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领办、创办林果示范基地和技术服务实体;建立健全以林业推广机构为骨干,科研院所、高校、专业合作组织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型科技转化推广体系;创新科技资源的聚集、配置、交易和转化模式,融合形成“互联网+”的科技服务链,打造林业科技成果网络交易平台;积极创新多元化的示范模式,打造一批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区(县);引导科技成果对接特色需求,促进林业生态、产业发展等科技成果转化。
四、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坚持“一把手”抓科技的工作机制,把科技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完善创新机制,改善创新条件,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机构,充实人员力量,提升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位置,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政策,最大限度的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要关心爱护科技人才,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充分调动和发挥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实施林业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选拔一批我省林业科技首席专家、中青年拔尖人才和基层林业技术骨干。积极发挥林业科技社团的作用,搭建促进科技交流和人才成长的活跃平台。
(三)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要把林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科技发展纳入林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科技资金,使林业科技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林业建设总投入的增长幅度。要引导社会资金向林业科技流动,鼓励涉林企业增加技术研发投入。要积极探索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有效模式,拓展林业科技融资渠道,建立稳定增长的多元化林业科技投入长效机制。
(四)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大林业科技宣传力度,通过科技下乡、技术培训、成果展示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宣传林果新品种、新成果和实用技术,宣传林业科技工作经验,宣传林果农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先进典型,营造重视科技、依靠科技的良好氛围。
河北省林业厅
2016年12月18日